再见卓云,沈坤也是颇为感慨。
当初沈坤是看好卓云,认为卓云有大好前程。可真没想过卓云的前程崛起速度竟然如此的快,也好到了一种让人难以相信的地步!
沈家帮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手弩的工艺,十万大军换手弩工艺,对沈家而言算是一笔不愧的买卖。
当初沈家其实真没认为十万大军,就能真帮卓云夺下明夏府,只是尽力帮忙,在势不可为的情况下,就将卓云给带会地路替沈家卖命!
可结果便是成了。
卓云不止拿下了明夏府,更是顺势将明湘府也取了过来,一跃成为了两府大统领。
权势已经趋近于他们沈家。
比起来,沈坤这个被沈家认为最有优秀的晚辈,黯然失色。
卓云没去揣摩沈坤的心思,只是笑了笑,"娶青棺,是我卓云一直心里所想。今日做了,不过是满足其心愿。”
"至于其他大世家的女儿,卓云从未想过!”
天下人都知道,对于一个执宰者而言,联姻永远都是稳固权势的最好办法。
娶了一个能对自己有极大帮助的家族女儿为妻,好处难以言喻。
但卓云可以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但在感情这件事上,却只想守住自己内心的一方净土。
或许如此,他才觉得自己还是卓九城!
外界理解不理解,他都不想去在乎。
沈坤点了下头,这人与人不同,人家卓云如此去想,如此去在做,或许是迂腐了些,但也不失真性情!
说实话,卓云不去理会世俗,非要娶一位青楼出身的女子,这其实也需要勇气。
这一点,沈坤由衷的佩服。
换他的话,可是真不敢。
沈坤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神态微微的凝了一分,问出一个对沈家而言很至关重要的问题。
"卓兄,据悉这次你对付西岑,不止我们沈家出了力,就算是暮云烽火也派人帮了忙?是也不是?”
簌簌!
卓云的眉宇也皱了起来,微微缄默口,方才开口,"是!”
这个问题很尖锐。
沈坤不想问,但却也牵扯到以后两家合作的问题,不得不问。
"卓兄,我们沈家全力帮你,你再和暮云烽火合作,这不合适吧。”
卓云恢复了下神色,笑道:"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我答应给沈家手弩的工艺,并没有食言。至于我另外会和谁合作,这与沈家无关。”
今时不同往日,对沈家卓云不需要这么顾忌。有些话,也不需要去顾忌。
再者,此言虽然难听,但迟早也是要放在台面上。
事情已经是事实,沈坤再不满意,再愤怒,也改变不了。
问出自己的最关心的问题,"你也答应给暮云烽火手弩工艺?”
"给了。”
卓云很直接的回道:"手弩工艺现在就我,暮云烽火还有你们是沈家知道。而且这东西不同于其他的宝物,知道的人少了反而是杀身之祸,知道的人多一点,才是生财之路。”
"沈兄,你回去后可以告诉沈老爷子,眼下知道手弩的人不多,奇货可居。只要运用的话,短暂几年内,手弩都是源源不断的财路。”
"几年后,就不知道了。”
卓云说的事实,沈家也懂这个道理。
手弩的工艺不可能私藏,迟早也会走到人尽皆知,人尽可炼的地步。
趁早在自己的关系网内利用手弩赚钱,才是硬道理。
这一点,沈坤没什么好说的。
问题是在于,本来沈家打算以手弩作为对付暮云烽火的底牌这一打算,却只能是落空了。
沈坤表达不满道:"卓兄,你不觉得这么做,对我沈家不公平!为了帮你,我们沈家可不止出了十万兵马,更是因此得罪了方密!”
卓云回道:"沈兄,你站在我的角度你会怎么做?我们退一步说,当时我也没办法,我和沈家联系的事情在你们的地盘给暮云烽火的人知道,并且将我抓去。”
"如果我不想办法自救,命都没了,谈何自救?”
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了事实,无论抛不抛在台面上来谈,都无从更改。
伤害卓云和沈家的交情是肯定的。
卓云能做的,也只能是好好去说,不至于反目成仇。
至于沈家是何态度,他也没办法。
当初卓云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做什么都是首要考虑怎么样才能对自己有利,那管的了这么多。
沈坤悠悠然的叹气,最终也说不出一个好歹来。
在见了沈坤之后,卓云逐一亲自面前了其他几位重要人物。
最后见的一人是剑痴莫宁。
卓云本以为莫宁属于是方密一阵营的人物,就算知道他大婚,也不会来。
可没想到的是,却是来了。
想想也是,莫宁痴迷于剑,人情世故上随心所欲。他要做什么,不会太在乎方密的感受。
再者来说,关键时候他站在方密这边,也是因为他住的地方,就在方密的眼皮子地上,推不开。
至于其他,莫宁不见的会多给方密的面子。
见到莫宁后,卓云表示感谢,而后有些歉意的说自己将逆纹剑送给下属的事情。
本来这是莫宁送给他的东西,但卓云为了避免以后神秘人的身份被拆穿,便将逆纹剑给了黄文财。
毕竟关乎于卓云的修为,他是能不显就不显,打算作为保命的手段。
逆纹剑在当初对付地龙宗的时候已经展露了峥嵘,迟早会被人知晓,故而他决定给黄文财,让黄文财李代桃僵成了神秘人。
这做法没问题,可多少是对不起莫宁的厚爱。
莫宁倒是没多在乎,看着卓云有些笑意,"我本以为你是剑道天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丹田的毛病。可实在没想到的是,我走了眼,你该是沙场之人。”
"逆纹剑是你的,怎么去处置也是你的事情。”
"谢莫先生体量!”卓云客气道。
不管他是何身份,但对莫宁这个人,他还是有敬意的。
在这浮躁权利的世道,莫宁此人的性情才真算是方外之人。
一场大婚!
大统领府摆了五百桌宴席,皆是满人,没有虚座。
酒过三巡后,卓云方才回到新房。
红烛下,一袭大红喜衣的古青倌坐在床边,头上是一顶红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