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军再度整军的消息,可将中枢军的这几位元帅给折腾到了。
一个个也顾不上休息,赶紧从床上起来,几乎一前一后的抵达卓云的房间。
听见这消息,卓云也是奇怪了,"探子的消息确定真实?”
"阎派军昨夜刚刚经历一场败仗,将士疲惫不堪,这时候整军准备过来攻打我军,阎派军的兵马还得辗转二十公里地,体力也难以支撑。”
"这种情况,阎派军很难打出优势啊!”
确实是古怪。
前不久卓云才说,短时间阎秋水不可能来犯,而再等几天的话,阎秋水就没机会了。
结果屁|股还没坐热乎,打脸就来了。
阎派军中已经在整军了,明明就是要出兵啊!
庆龙摇头沉声,"几乎所有探子都见到了阎派军正在整军,准备军械,明显就是来犯的征兆!除非阎秋水就是故意布迷阵!”
"没布迷阵的必要,看样子阎秋水是打算不按战术出牌了。既然他们整军,我们也累点,整军吧。”
这么一说,卓云就没怀疑了,一个探子的情报有误,不可能上千个探子的情报也有误。
阎秋水是真想速战速决的打!
如此一来,反而受限制的成了卓云。
阎派军疲惫不堪,中枢军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甚至更糟糕。
连续开战的话,恐怕今晚上的战局就很难左右了。
士兵疲惫,拎起家伙也没力气,而且中枢军的兵力,也的的确确的比不过阎派军,这仗是真不好打!
撤退暂避锋芒的话,卓云仅仅想了下就否决。
这并非是因为阎秋水,而是预防另外一个人。
在几位元帅得令下去后,卓云怅然一口气,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此时,上京!
刘轩叫上傅云笙和暮云谭召开会议。
本来换在以往的话,重要的会议是必定需要天子堂参加的。
但如今夏国柱已经被打下去,天子堂的气焰也随着被压了下去,在刘轩的打压下,傅云笙就能代表天子堂的态度。
有夏国柱的前车之鉴,这时候那位国柱还敢唱反调,就是嫌命长了。
"没想到,最后还是得靠卓王!”刘轩脸上终于带着一代自信了。
昨夜卓九城现身战场,挡住了阎秋水的攻势,这场战事对大华稳定军心意义重大!
傅云笙也是觉得匪夷所思,万万没想到卓云竟然是假死之计,然后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了南方战场,挡住了阎秋水!
更多的则是庆幸!
宁先省再丢的话,上京就得直面阎秋水了,立马就到了存亡关头。
而现在,终于是挺了过来。
"卓王爷一心为我大华,是难得的忠臣!”暮云谭附和道,但这话确实由心而发。
异地处之,换他落到卓九城这境地,绝对是做不出来这种事情。
"是啊,卓王乃是继皇叔之后,我大华的顶梁柱!”
刘轩感慨了一声之余,就看向二人,"战事还没结束,剩下二位认为该怎么办?对了,本王觉得天下兵马大元帅及武国尊,文国尊的位置,也该定下来了!”
举国之战,这三个大华帝国最高荣誉的位置,不该再空置了。
先前刘轩也提过,文国尊的位置给傅云笙,武国尊的位置给暮云谭,这也是他父王的意思。
独独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位置最不好定夺!
傅云笙也推诿说不是时候!
那么现在,差不多时候到了。
傅云笙和暮云谭对视一眼,纷纷点头,"是时候了!”
刘轩身躯一震,"好,既然二位都这么说,那本王就开始写敕令,昭告天下!”
这三个位高权重的位置就位,也意味着大华帝国的主心骨有了。
"在此之前,老臣还有一件事要汇报!”
也就在此时,傅云笙上前一步,将一份文件递出。
"檄文?”
刘轩狐疑的接过,待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眼睛顿时放大,闪烁着惊喜,"李仙书终于是要出兵了!”
檄文上面的内容,是北方雪原罗列出阎秋水的种种罪状,愿出雪原铁骑五百万,替君讨伐!
虽然仅仅五百万大军!
可这是号称当世无敌之师的雪原铁骑啊!
有这支大军的加入,大华的危险局面顷刻就能逆转!
但很快,刘轩的神色就凝重起来,"傅国柱,以李仙书的位置,按理说讨伐南诏军更加近一些吧。会不会……”
会不会是故意写下这份檄文,然后带兵畅通无阻的进入大华内部,别有用心!
如今大华内部有阎派和南诏军的征讨已经够艰难了,如果再加上一个李仙书,怕是更难!
不是刘轩多心,而是此时他父皇还在李仙书的手里,不敢不多心。
就怕李仙书这份檄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暗藏心思,故意这么说,以此轻易打开大华内部疆土的门户!
傅云笙回道:"回监国王,这场战略是卓王与李仙书达成了共识,卓王对付南诏军,李仙书和阎秋水有旧怨,他只打阎秋水!”
"卓王也说了,如果监国王相信他,就放行让李仙书的大军穿越大华内部,抵达南方战场,而他会留下一部分中枢军值守上京,带一部分中枢军去西南战场对付南诏军!”
"这个……”刘轩有些犹豫,他差不多懂卓九城的意思了,李仙书去打阎秋水,而卓九城对付南诏沈楚河,等于直接见战场划开来打!
而李仙书怕是故意也不是安好心帮忙,仅仅是想要先打退外敌,然后再考虑其他。
避如,改朝换代!
但起码眼前来看,这对于大华是最有利的。
犹豫了半响,刘轩就点头,"好,就给雪原铁骑开辟一条路,通往南方战场!”
"本王替君上任命卓九城,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帅我大华儿郎御敌!”
"本王替君上任命傅云笙为文国尊,主持天子堂,负责军队后方一切事宜!”
"本王替君上任命暮云谭为武国尊,在后方调配兵马,配合卓王征战沙场,早日驱退外敌!”
"臣,领命!”
"本王,领命!”
二人躬身一拜。
远在南方战场的卓云收到敕令,对着上京方向九十度躬腰,"本王,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