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有效期: 新用户注册 取回密码
小说搜索 官神 吞噬星空 天才医生 杀神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排行榜单|繁體中文

龙腾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阙 / 第153章 东风吹梦到长安(完)

文字设置

第153章 东风吹梦到长安(完)

小说名:汉阙 | 作者:七月新番 | 类别:穿越小说

龙腾小说网欢迎您在线阅读汉阙- 第153章 东风吹梦到长安(完)。记的常来哟!!!更多免费小说尽在http://www.tbemv.com

    “汉阙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是日,任弘他们在茂陵东边两里外的茂陵县邑过夜,这是瑶光公主姊弟俩一路走来,见过最繁华的城邑:

    城内道路纵横交错,道路为“三横七纵”,将整个县城划分为三十多个里闾。最宽敞的主干道笔直壮阔,能容四五辆马车并行,高冠华盖,往来如云。

    路边是石垒的沟渠,渠外甲第楼阁相邻,青色的酒旗迎风而飘,沽酒叫卖声不绝于耳,高冠宽袖的士子,华服的豪侠贵人出入其间,还不时有人醉醺醺着摇晃出来。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骄傲和富庶。

    “任君,若非城门上写着茂陵县三字,我都以为已经到长安了。”

    他们已经到了驿站里,任弘与瑶光姊弟商量明天抵达长安的行程,听二人如此感慨,便道:“这不奇怪,茂陵不但是五陵中最繁华的,还是关中仅次于长安的大城,人口和长安县差不多,有二十余万。”

    差不多只是保守估计,因为西汉末年时,茂陵县人口已经超过了长安,成了关西第一大县。这好比是首都圈内的河北廊坊居民超过了北京城。

    不过长安的发展毕竟受上林苑限制,且流动人口大,很多人在长安生活,却不一定能混上京城户口。

    而茂陵却占据了故秦都咸阳的利好位置,还有朝廷政策帮忙,汉武帝在位期间,从建元三年起,便不断迁徙关东移民进入此地,起来迁进来三万多户,占了茂陵人口泰半。

    刘瑶光有些不解:“迁这么多人来茂陵,是为了给孝武皇帝守陵么?”

    任弘笑道:“不止是为了守陵,也是为了强本弱干。”

    陵邑迁徙制度,从刘邦的长陵就开始做了,当时经过秦末战乱和楚汉之争,关中,尤其是咸阳附近几乎全打烂了,只剩下一片废墟,昔日膏腴之地荒无人烟,汉朝不得不去渭南另设新都。

    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朝廷迫切需要恢复生产、安定社会,故徙移民充实渭北,此为强本。

    而刘邦的谋士们也意识到,六国旧贵族在地方上尾大不掉必成大患。齐国诸田和楚国屈、昭、景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们在齐楚有田地封邑,世家姻亲,朋党之合,威望极高且盘根错节。

    索性将他们连根拔起,统统迁到关中,在失去了土壤后,这些旧贵族就没那么大危害了,此为弱干。

    汉景帝的阳陵又将七国乱党迁徙了一波,作为楚王后裔,解忧公主一家就是那时候迁到阳陵的。

    到了汉武帝时,天下完全一统,陵邑迁徙打压的对象,就变成了天下豪杰兼并之家,按照主父偃建议,这叫:“内实京师,外销好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

    所以只要是地方上家资满三百万的,统统要迁到茂陵,这相当于按照财富榜名单挨个宰,东汉的显贵巨鹿耿氏、邯郸马氏,如今都在茂陵县里排不上号。

    而关东豪侠郭解不满足这条件,也遭迁徙。

    一个无官无爵的“布衣”,虽然没多少钱,却能说动大将军卫青卖面子为其求情,足见其明里暗里势力名望之大。

    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迁徙时,地方士大夫集资送行,不下千余万。到了茂陵,京师地区的士大夫,争先恐后地结交,这种人简直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

    就因为太过高调,杀官藏匿,不但郭解最终族灭,还引发了全国轰轰烈烈的扫侠除豪运动。

    除了强制迁徙,还有主动来茂陵入籍的贤人名士,如董仲舒、司马相如等。司马迁也跟着其父司马谈,从龙门迁居茂陵,在这里见识到了游侠列传的主角郭解,又与董仲舒结识,听那些六国后人讲述祖先事迹,为日后《史记》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口述材料。

    任弘暗想:“太史公在任氏危难时拉过一把,让任氏免遭族灭,他虽然不在了,但我按理说也该拜谒其后人,毕竟是世交。只可惜我问傅公时,他说太史公两子皆已亡故,家族也迁离茂陵了,唯有一女,嫁给了御史大夫杨敞。”

    反正这茂陵城里,随便一家都不是一般人,其世家则好文礼,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杰则游侠通奸,俨然藏龙卧虎之地,而“五陵少年”,也成了京师富贵子弟的代名词。

    只可惜任弘他们路过茂陵县这一夜,居然没有任何豪贵子弟上门惹事打脸,平静得很。

    倒是任弘检查着那一袋袋从西域带来的作物种子,琢磨道:“不知我此番能得多少赏钱?有没有三百万?”

    “即便够在长安买房,也买不到地啊,都城附近已经人满为患,多是皇室园囿,鲜少有空地了。我若想种田培育各类作物的话,搞不好,还得在五陵或者霸陵买田。”

    ……

    到了次日,众人从茂陵县出发,开始旅程最后一天的行程,今日就能抵达长安,大家心中都十分高兴,尤其是任弘,毕竟从接到使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半年。

    胯下的萝卜终于不用天天跑路了。

    快要抵达渭水的时候,他们来到了一个叫“细柳”的亭驿,渭水河畔还剩下些叶子的柳树低垂,昔日周亚夫将军的旧营垒却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亩亩种了宿麦的农田。

    “还是以为这细柳会有一座细柳营呢。”

    赵汉儿等第一次来关中的吏士们早就听说过周亚夫细柳营之名,还以为今日能看到一座戒备森严的军营、

    “细柳营并非常设。”任弘道:“孝文皇帝时,匈奴两次入寇,以十余万人入北地郡,杀都尉,掳人民畜产甚多,甚至还派骑兵烧了回中宫!甚至有些匈奴斥候,南侵已至雍城和甘泉!远远近近的烽火,连长安也望得见!”

    一百年前,那真是汉朝对匈奴最恐惧的时候,天天被按在地上随意侵辱,天朝上国尊严扫地,每次被打劫一番后,还得忍气吞声将公主送去和亲。在贾谊看来,这俨然是汉为匈奴之臣妾,只欲痛哭流涕,以为奇耻大辱。

    “正是因为当年战场已经推进到三辅了,所以才得在渭北驻扎大军。”

    “而现在。”

    任弘看向跟自己跋涉了大半个中国的袍泽们,笑道:“因为卫、霍,因为傅公,也因为吾等,汉匈交锋的战场已经被推到西域去了,所以长安,便可以铸剑为犁,再也不需要细柳营了!”

    那句话说得好啊。

    因为远方有人守护,才有了上元灯节。

    任弘只愿长安三辅永远和平繁华,再不必看到烽火,再不用有细柳营。

    在破虏燧那段日子让任弘明白了,一味防守是不够的,还得主动出击,打出去!让战争在敌人的地盘上打响。

    但不久前,有人却又告诉他:要想完成经营西域的大业,光靠将军吏士们在边境打拼,是远远不够的。

    任弘不由想起右谷蠡王身死的消息传到渠犁时,傅介子对他说的话。

    当时任弘为自己将宝压在右谷蠡王这个不靠谱的家伙身上而后悔,又觉得傅介子不必为自己扛锅。

    “我为何要帮你?”

    当时傅介子傲然道:“我是在帮自己,帮所有想在西域挣功名的人,帮那些将血流在这雪山沙漠之间,埋骨于此的人。”

    “朝中反对重开西域的声音可不少,上到九卿重臣,下到贤良文学,喧嚣尘上,他们轻轻动动嘴,就可能让将士们流血流汗的努力全部作废。”

    “你任道远不是能说会道么?又立了如此大功,正好回去,登上朝堂,助吾等对付他们,为在西域拼命的人,多争些利好!”

    所以,任弘才需要一份完美无暇的功勋,傅介子已经决定了,他就是开拓西域一派在朝中的代言人。

    “傅公说得没错,战争不止是前线在打,还得要战胜于朝廷,我未来几年的战场,就在长安!”

    “在在庙堂之上,在殿陛之间!”

    如此想着,他们已经过了长长的便门桥,这是汉景帝时修的渡桥,这样的如虹长桥,渭水上一共有三座,将长安与五陵连在一起。

    放眼望去,南边是郁郁葱葱的上林苑,清泉汩汩奔流,池塘纵横相连。竹林果园,芳草佳树,郊野之富,倾斜逶迤连于蜀、汉。缭绕围墙四百多里,中有三十六所离宫别馆。

    而东方,则是一座巨大的城池。固若金城雉堞上万,疏浚城池注水成渊,三达的道路既平且宽,十二座通门无比庄严。

    这就是长安!

    虽然还隔着好远,但任弘似乎已能听到一个帝国正值壮年的心脏,在蓬勃跳动。

    他如同引擎,带动这庞然身躯,缓缓举起拳头,就要狠狠打在匈奴脸上!

    不管是曾来过的夏丁卯、韩敢当、卢九舌,还是没来过的瑶光、刘万年、赵汉儿,全都停在了便门桥边,远远望着他,心情激动。

    任弘却越过了众人,迎着有些凉意的东风,打马当前。

    “长安啊长安,我穿越了两千年,跨过万里山河,终于来到你面前!”

    ……

    ps:第三卷《欲饮琵琶马上催》完。

    晚上无。

    另外大家的月票可以等月底双倍时投,也让我新卷刚开始时可以慢工出细活,不用太着急加更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