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有效期: 新用户注册 取回密码
小说搜索 生生不灭 斗破苍穹 穿越之极限奇兵 锦衣夜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排行榜单|繁體中文

龙腾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仗剑江湖 / 第四百零三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

文字设置

第四百零三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

小说名:仗剑江湖 | 作者:骑驴上仙山 | 类别:修真小说

龙腾小说网欢迎您在线阅读仗剑江湖- 第四百零三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记的常来哟!!!更多免费小说尽在http://www.tbemv.com

    一连二日,也就是说陈铮在山上住了三天,三日之后,这才下山,刚好等到了徐徐而来的南国士子,严骐骥称病抱恙在身,便留在了原地修养,至于吏部四位司郎,这一次倒是来的很齐,吏部总共设有一位尚书,两位侍郎,四位司郎,这下侍郎死了,尚书身体好坏不知,大考又近在眼前,以前不多说,考官位置基本是尚书领衔,再是不济,也是两位侍郎,像他们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天官,不拿命往上爬一点,怕也就没有浓墨重彩了。

    何况如今大考在即,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考官,怕是没严骐骥什么事了,而礼部尚书又空悬良久,说不定还真有可能落在他们这些司郎头上,而且陈铮整顿吏部的心思在北上之后昭然若揭,但为何迟迟没有动严骐骥?陈铮入主金陵二十年,二十年来的科考官,都是严骐骥,门墙桃李半公卿,说白了,二十年来的金陵官场,任谁见到严骐骥,都是要躬身喊上一声老师,投鼠忌器啊!

    不过往后行了数日,到了镇北关,这是凉州南下江南道的中枢关隘,也是西蜀道由西入凉的要道,在这里,陈铮等的日子更久,久到士子百官都在猜测陈铮的想法,甚至还有谣言说当今天子后悔了,想着法子折返金陵。

    直到有一天,陈铮带着纳兰,带着百官,站在镇北关的城墙上,百官面面相觑,不知何意,原本朝廷六部,能在此事说上话的也就礼部吏部还有户部,至于兵部刑部和工部,都算是各自扫着门前雪。

    如今礼部尚书空缺,吏部尚书又在江南道滞留,敲山震虎剩下一个户部,而户部的霍尚书又是天身推太极的好主,朝廷六部尚书,他算是最好说话的,同时也是最难说话的,要是拉家常,这位尚书口若悬河,捧着一壶茶能同你说到日落,但要提钱,不好意思,没有,想让这么一位圆滑的户部尚书去套陈铮的话,想都别想,以至于现在百官都被蒙在鼓里。

    一直到巳时时分,有信使入城,紧接着陈铮带着百官出城十里,便在枫林长亭里站着等,小半个时辰过后,一架马车滴滴哒哒从蜀地方向过来,等到马车停了,陈铮和纳兰这才迎了上去,而这期间,得知消息过来的看客愈来愈多,当中不乏有许多书生。

    走到马车边上,陈铮微微拱手,“老太公一路奔波,辛苦了。”

    这时候,马车帘子掀了起来,百官这才瞧清楚车内情景,坐着两位老人,老妇荆衣布履,坐在边上,这会正闭着眼,像是睡了过去,脸上一脸劳累样子,至于另外一位老人,也是一副老了看百官只是觉得面容有些熟悉,待联想到车马从蜀地过来的时候,脸上皆是惊容,惊容之后,便是芸芸众生相,或羞愧,或心喜,或担心,更多的人面如死水。

    唐老太公看了一眼外面站着的百官,又看了一眼呆在马车一旁的两人,许久之后,感叹说道:“二十年未见,圣上也老了啊!”说着又看了一眼纳兰,赞赏说道:“做得不错。”

    纳兰连忙欠身说道:“老太公谬赞了。”

    说着,老太公就要将妇人喊醒,陈铮连忙用手制止,轻声说道:“车马多劳累,就让夫人多睡一会吧。”

    老太公唉了一声,歉意说道:“如此,还恕老朽无礼了。”

    老太公一边说着,一边要下马车,陈铮拗不过前者,只好扶着老人下马,下了马车,老人感叹说道:“圣上如此做,敢叫老朽如何是好?”

    陈铮瞥了一眼站着真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百官,笑着说道:“二十年前百官欠老太公的,今日就让朝廷给还了。”

    老太公眼角微颤,有些激动,嘴唇微微蠕动,不知道说什么好,叹了一口气后,这才说道。“圣上抬爱,折煞老朽了。”

    陈铮的话语没有丝毫遮掩的意思,百官听了之后,羞愧更甚,近二十年来的官员说是严骐骥的桃李门生,可三十年前,四十年前的官员,半数以上都是老太公的门生,但二十年前老太公辞官归隐,谁相送过?别说相送,为了头上的那道:“不会的。让咱们来的时候,可是北骑的人,然后还有小徐子的亲笔信,说明他和北骑关系不错,如今这个风口上,圣上不会找北骑的麻烦,而且纳兰也不会那么不智,口气再大,先杀文臣,再诛武将?他想干什么?”

    老妇人抚了抚胸口,如今在她心里,徐江南就是她的命,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这个孙儿才见了几次,吃饭的时候也想,这睡觉的时候也想,而且经历过唐家盛衰之后,她什么也不求,就求这个孙儿出门在外能少吃点苦,可每次给菩萨烧香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家女儿跪在门前的画面,烧着烧着,自己就会哭起来。

    后来呢,烧香拜佛,好不容等到了自家孙儿的消息,尤其是将要成亲的好消息,信上小徐子说麻烦二老跑一趟卫城,这对老妇人算是麻烦事吗?她巴不得多跑几次,可出了门之后,又开始打听女方的品性,待听到卫家闺女为了前者背出家门的时候,点头不止。

    现在想来,只要不是小徐子的事,她都能得过且过了。

    一路山水,即便是最安稳的马车,长途跋涉对人都是一种考验,尤其像她这种老妇,舟车劳顿,即使每日要睡过去大半,但脸上依旧是止不住的劳累神色,劳心乏神。

    可每日离长安愈加贴近一步,她就欢快一分。

    所以现在,在她心里,如今小徐子的婚事,才是她的大事,至于其它,无关痛痒,自然也不想老头子再掺和进朝廷里去,免得又要多几分波澜。

    听到老头子这么说以后,安了几分心,接过老太公手上的毛巾,搁到盆里,然后说道:“那你还多想什么?都一把老骨头了。”

    老太公又坐了下去,给自己斟了杯热茶,品了一口说道:“你说得对啊,我是一把老骨头了,还要这些名声干什么,可你想没想过,小徐子他要不要呢。以前,你不老是说老夫不给徐暄撑腰,就想着府上的那块牌匾。”

    老太公自嘲一笑,“同天齐老,与国咸休,人要是没了,要块木头有什么用?”

    老妇人心里不是滋味,嗫嚅了半天,只是说了一句:“哟,老顽固舍得开窍了?那你打算如何做?”

    老太公摇了摇头,“见招拆招,只要老夫做了科考官,这就是圣上给百官的一个烽火,朝中有人好做官,以后谁要是敢参小徐子,也得顾及一把我这个老骨头,对他来说总归是好的。”

    老妇人收拾好东西,端着铜盆走到门口,横眉说道:“别的事老身不管,要是误了小徐子的亲事,老身第一个找你算账。”

    老太公笑了笑,亦如早年千篇一律的回答:“老夫知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