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妃虽晚不须嗟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请至“潇湘书院app”阅读正版,1章1毛钱,《一妃》是参赛作品,有你的支持白锦玉凤辰才会赢,作者也才能写下去。本次发布防盗版,勿点】
“二拍”是模拟话本小说而创作的小说集。其题材大多取自前人说部书如《太平广记》、《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但都经过凌濛初的再加工和再创作,融入了凌氏本人的思想个性,体现了凌氏本人的艺术构思和艺术风格。所以“二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而有较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4]
凌濛初编著“二拍”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科场失意,遂“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聊抒胸中垒块”;其二是受了冯梦龙编纂“三言”的影响。凌氏出身于书商之家,见冯梦龙“三言”“颇存雅道”,“一破今时陋习”,且又颇为畅销,遂“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凌濛初虽仿效冯梦龙编著“二拍”,但他的思想较之冯梦龙却相对复杂保守,故“二拍”的思想内容较之“三言”也多落后保守的倾向,表现出矛盾复杂的状况。在艺术上,凌氏却并不步趋冯氏,而能“化神奇于臭腐”,形成“拍案惊奇”的艺术效果。[4]
在该书《绪言》里,作者自言“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得若干卷。其事之真与饰,名之实与赝,各参半。文不足征,意殊有属。凡耳(目-前)怪怪奇奇,当亦无所不有,总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则可谓云尔已矣。”[3]
《初刻拍案惊奇》成书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第二年1628年(明崇桢元年)由尚友堂书坊刊行问世,共四十卷。现仍有善版藏于日本日光轮王寺慈眼堂法库。其后,凌濛初又编著《二刻拍案惊奇》,于1632年(明崇祯五年)刊行。二书合称“二拍”。[4]
《初刻拍案惊奇》版本流传清晰,至今大约如旧。今版有:《初刻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初刻拍案惊奇》卜键等校注,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初刻拍案惊奇》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初刻拍案惊奇(插图本)》秦旭卿标点岳麓书社2003年版;《初刻拍案惊奇(插图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初刻拍案惊奇》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初刻拍案惊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初刻拍案惊奇》珠海出版社2008年版;《初刻拍案惊奇》西泠印社2009年版;岳麓书社2003年版;《初刻拍案惊奇(插图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4]
点评鉴赏编辑
《初刻拍案惊奇》内容很复杂,思想倾向也不尽相同。故事题材虽多出自前代著述,但经过凌氏的再创作,却表现着晚明的社会现实和时代气息,浸含着凌氏本人的思想观念和愤世俗的不平之气。[4]
《初刻拍案惊奇》中具有认识价值和积极意义的作品主要以下二类:其一是描写商人思想行径、命运遭际的作品。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等,这类作品客观上反映了明代中叶后由于资本主义萌芽所带来的经商热和当时商业活动的一些特点,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商人看法的变化,说明商人和商业在小说中进一步被关注和肯定。其二是描写婚恋的作品。在这类作品中,凌氏表现了较为进步的妇女观和婚姻观。如《张溜儿巧布迷魂阵,陆蕙娘立决到头缘》、《酒下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等。这类作品表现了倡真情、反礼教的思想,反映了市民的思想趣味。
《初刻拍案惊奇》题材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其一是露骨的色情描写。如《西山观设度亡魂,开封府备棺追活命》、《乔兑换胡子宣淫,显报施卧师入定》、《夺风情村妇捐躯,假天语幕僚断狱》等都有猥亵描写。这类作品表现出市民的庸俗情趣。其二是浓厚的宗教迷信、因果报应、宿命论思想。如《王大使威行部下,李参军冤报生前》、《酒谋财于郊肆恶,鬼对案杨化借尸》、《李克让竟达空函,刘元普双生贵子》、《感神媒张德容遇虎,凑吉日裴越客乘龙》等充满了感神遇鬼,善恶报应等的描写。此外歪曲丑化农民起义的作品,如《钱多处白丁横带,运退时刺史当艄》、《何道士因术成奸,周经历因奸破贼》等,暴露了凌氏政治立场的反动。可见《初刻拍案惊奇》在思想内容上消极方面和糟粕比“三言”要多。
艺术特色上,《初刻拍案惊奇》中的优秀作品与冯梦龙的“三言”相比,在艺术技巧有所发展,叙事更加统一,完整,写奇事,叙奇遇,情节更有“拍案惊奇”的艺术效果。模拟遵循话本小说的体制,并加以完善,题目用两句相对偶的句子组成,入话诗、入话、头回、正回、篇尾诗相互配合,意图明确,脉络贯通。语言既继承了话本叙事的生动活泼的传统,又保持了文人创作语言简洁优美的长处。在写法上,既保持了话本小说道德训诫的传统,又更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和个性特征,使话本小说成为更成熟的文人创作。但总体说来,《初刻拍案惊奇》中的作品,偏重模拟而缺乏新意,对话本小说体裁没有更多的突破和发展,没能创造出更多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健康生动的故事情节,没能表现出更深刻的思想主题,其艺术成就在总体上比不上冯梦龙的“三言”。[2][4]
作者简介编辑
凌濛初(1580—1644),明文学家、戏曲家。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厈,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初刻拍案惊奇》中的作品,偏重模拟而缺乏新意,对话本小说体裁没有更多的突破和发展,没能创造出更多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健康生动的故事情节,没能表现出更深刻的思想主题,其艺术成就在总体上比不上冯梦龙的“三言”。[2][4]
作者简介编辑
凌濛初(1580—1644),明文学家、戏曲家。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厈,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传统,又保持了文人创作语言简洁优美的长处。在写法上,既保持了话本小说道德训诫的传统,又更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和个性特征,使话本小说成为更成熟的文人创作。但总体说来,《初刻拍案惊奇》中的作品,偏重模拟而缺乏新意,对话本小说体裁没有更多的突破和发展,没能创造出更多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拍案惊奇》中的作品,偏重模拟而缺乏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