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去襄樊
“齐当成,你不要太狂妄,这里是勋阳城,不是襄樊!”
郭守阳冷目相对,既然已经选择了李良平指明的这条路,那么对于郭守阳来说就没有后悔的余地。
虽说齐当成带来了三万精锐,可是这里毕竟是勋阳城,李良平早就已经让郭守阳暗中埋伏了不少精兵。
同时郭守阳还可以且战且退,利用勋阳城的地势条件来阻击齐当成的三万大军。
齐当成怒不可遏,厉声道:“郭守阳,你真要与我为敌?可要想好与我为敌的下场!”
回答齐当成的是郭守阳手中高举的长剑,以及随后纷飞而出的箭雨。
“该死,给我踏平这群反贼!”
齐当成心中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伴随着他一声令下,身后的骑兵营率先冲出,同时后方的弓箭手同样架起了弓弩。
霎时间,战场上万箭齐飞,密密麻麻的利矢直让天空都变得黑暗了不少。
“撤退,退守勋阳城,绝不能让这帮贼子踏入勋阳城!”
郭守阳自知正面应战没有胜算,一轮交锋之后立刻下令撤退。
从此地到勋阳城,路上全是郭守阳设下的埋伏,他倒要看看,齐当成的三万精锐有多少能够活着出现勋阳城城楼下。
站在暗处的陈强和李玄贞相视无言,他们本想去襄樊城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看看还有没有周旋的办法。
结果不曾想,这三万兵马好像已经无法对西楚构成威胁了。
郭守阳和齐当成之间的战斗足以将双方的兵力都耗竭,到时候西楚安全的很哩!
“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李玄贞琢磨着这一趟算是白跑了,这样也好,如果这三万大军真的朝着西楚去,西楚当真是没有办法能够抵挡。
毕竟现在的西楚才刚刚复国,战斗力就摆在纸面上。就算是有陈强这个变数以及武当众人,在三万精兵面前也只有溃逃这一种可能。
“不,我们还是要去襄樊。”
陈强目光坚定,说道:“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去一趟襄樊。别看他们现在打得欢,郭守阳肯定支撑不了多久,到时候他们的兵力集结起来还是会对准我们西楚。”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李玄贞一拍额头,暗想他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郭守阳和齐当成之间的战事肯定持续不了多久。
毕竟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齐当成不敢把自己的三万精兵当儿戏,郭守阳也绝对不敢真的和朝廷抗衡。
到时候襄樊十万兵马倾巢而出,踏平勋阳城绝对用不了一天!
“你的意思是……”李玄贞看向陈强,在玩计谋这方面,他自问不是陈强的对手。
陈强咬了咬牙,道:“先搞清楚情况再说,看看襄樊是真的有意要霸占勋阳城还是另有深意。如果是最坏的打算,那我也就只能去会会那个李平昌了。”
李玄贞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结果立刻就招来了陈强的白眼。
若是杀了李平昌就能保证西楚太平,那他早就去把那些能够威胁到西楚的将领杀光了。
杀戮不是陈强想要的,他帮助西楚复国也不是为了杀戮,而是单纯的想要破坏天命,然后从中找到仙印的线索而已。
死了一个李平昌还有无数个李平昌站出来,所以杀人是最不顶用的!
不去理会齐当成和郭守阳之间的酣战,陈强和李玄贞一路赶往襄樊城。
作为大宋皇朝最重要的城池,襄樊城的规模不可谓不宏大。
虽然比起临安城稍逊一筹,可是比起勋阳城就不知道气派了多少倍!
站在城楼下,看着巍峨的城墙,陈强不禁感叹道:“这才有点像是一座城池的样子,自古襄樊城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只可惜几十年后,这里就将成为游牧铁骑的天下。”
熟读史书的陈强很清楚襄樊对于大宋皇朝的重要性,最后的宋蒙之战便是以襄樊城告破而奠定败局。
襄樊城破之后不到几年时间大宋皇朝就彻底破灭,可见襄樊城的重要性!
李玄贞捅了捅陈强,示意陈强不要泄露天机。
那几十年后的事情就等到几十年后再去看,泄露太多天机可是会遭到天谴的。
陈强对此不屑一顾,若他真的会遭到天谴,那么他早就被雷劈了。因为他泄露天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更重要的是,陈强不仅知道天机,他还要逆天行之!
李玄贞翻了个白眼,道:“就当我说的是废话,不过咱们都不能大意,襄樊城内高手众多,你只看到了襄樊城有十万精兵,却不知道襄樊城还有三大宗门坐镇,这城内的一品境界高手不下三十人。”
三十个一品高手!
陈强暗暗咋舌,虽然这个年代的一品高手并不像八百年后那么稀有,可是一下子蹦出来三十个还是把陈强吓了一跳。
怎么这一品境界的高手这么不值钱,光是襄樊城就有三十个?
“你都知道和我武当合作,李平昌本身就是大一品境界的武道宗师,加上襄樊城资源众多,愿意投靠他麾下的高手可不是少。我刚刚只说了一品境界的高手不下三十,那二品境界三品境界的高手便是多如牛毛。”
李玄贞丝毫没有夸大其谈,襄樊城内着实是有这么多高手。
这些高手不仅聚集在李平昌府上,更是渗透到了十万大军之中。李平昌为何能够抗拒圣旨不出兵,不就是因为朝廷奈何不了李昌平么!
“你这么一说,我当真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会一会这个李平昌了,他是哪路宗门的宗主?”陈强眼中兴致大增,他本以为李平昌就是一个熟悉兵法的大将军,不曾想这李平昌还是个武道高手!
“李平昌不是宗门出生,而是依靠自己的本事和悟性练就了一品外境,比起禅宗的金刚不坏,李平昌才是真正的刀枪不入。”
提及李平昌,李玄贞都升起了一抹钦佩之情。
正是有李平昌坐镇襄樊,南方的几个藩王才没能掀起多大的波澜,如若不然,今日的大宋皇朝势必更加风雨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