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言重了,还是先请孙老神仙替太子诊病吧。”
苏大为态度谦虚道。
随着李治摆驾东宫,孙思邈和苏大为、武媚娘等人,在宫人太监、千牛卫的护送下,一起前往。
这一路上,苏大为都暗自在打量孙思邈。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
哪怕是数千年后,他的名字,依然与《肘后千金方》一起,被人铭记,被尊称为药王。
苏大为记得自己看过不少关于孙思邈的记录,此老在贞观年间,就曾被太宗征召过,而且他出生于西魏,历经西魏、隋、唐三朝,可谓活化石。
按年岁去推,此老已经年逾百岁,但苏大为暗自观察,发现孙思邈面如婴儿,牙齿整齐坚固,说话时中气自丹田而出,沉凝而稳定,完 全不像是百岁高龄的老人。
这人养身之功,非同小可。
而且苏大为更隐隐在孙思邈身上感到元气流动。
只是这股气息并不强烈。
只能暗自猜测此老也是开灵异人,但究竟到哪一层次不好判断。
到了东宫,孙思邈先是看了一番太子殿内的摆设,让宫人将太子殿中窗格全数打开,令阳光和气流通。
给太子诊脉之后,他请来”功臣图,都是他的手笔。
还曾监修翠微宫及大明宫。
如今此老应该已迁为工部尚书。
前两年还收到狄仁杰大兄的信,说受到阎立本的赏识,多次向朝廷举荐他。
四周的环境观察已毕,苏大为的目光,下一刻便落在太子日常学习的桌案上。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性格习好,从他的日常用品,特别是办工学习的桌面上,会透露出最多的信息。
喜欢用什么笔,什么墨,是好奢华,还是节俭。
桌上摆的什么书,是老庄,还是诸子儒法刑名?
桌上有无写字,字如何,是急是缓?
平日除了公务,还会读什么书,喜好如何。
苏大为之前和安文生说过的,他会多观察太子。
如今有了孙思邈,太子身体应当不会有大问题,剩下的,就是了解太子李弘的心性。
决定今后是继续抱紧武媚娘,还是向李弘靠拢。
这些,关系着未来的身家性命,不可轻忽。
只看了一眼,苏大为便自动滤过无用的信息,目光被摆在桌中的一本书牢牢吸引住。
李治走在前方,回头看了一眼:“你倒是有眼光。”
说着,他伸手拿起桌上那本书道:“这是先帝在时,命虞世南编著的《帝王略论》,先帝常读,后来赠给了我,如今,我将它也赠予太子。”
苏大为看着李治手里的这本书。
封皮有些残缺,显得有些发旧发黄。
显然曾被人无数遍翻看。
看到这本书,苏大为突然记起昨夜安文生的那句话。
“陛下真不愧是太宗之子”。
真不明白后世那些人,是怎么看出李治懦弱的。
李治乃千古一帝,大魔王级别的好么。
以二代论,上下数千年,几乎没有谁能真正比得上李治。
帝国二代目,依旧开疆拓土,东征西讨,拓地千万里。
这份功业,是实打实的。
忽然记起来,前世在一篇文里,看过模仿李治与李世民对话的一段。
李治:大。
李二:雉奴,何事?
李治:有人说我不像您。
李二:这话过份了,观音婢对我情深义重生死不渝,来人呐,把造谣的拖出去腰斩!
李治:不,他们不是这个意思。
李二:那是什么意思?
李治:他们说你是老狼王,我是小绵羊。
李二:哦,这话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