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什么啊。”薄言又拿了一个新的虾子,准备帮她剥开。
夏思雨平常任性的不行,明明有徒手扛煤气罐的力气,偏偏每次拧瓶盖这点小事,都会交给他来做。突然来个“谢谢”,虽然还不至于生分,但总有点怪怪的。
怎么说,薄言平常看着夏思雨,有时候这家伙傲娇起来,都让他有点痛并快乐着的无力感。就好像提前体验当爸爸的感觉。但现在,这个叛逆期的女儿长大了。
孩子终于长大,对家长来说是好事。但是,同样也是提醒你,他们不再需要你了。
小的时候,孩子会为了买不到心爱的洋娃娃朝你哭泣。但是大了,她们哭泣的就不是娃娃了。
其实在夏思雨最艰难的那一年,薄言除了陪伴和提供了《日出》的舞台,其他什么也没帮上忙。夏思雨看起来虽然开朗大方,但那是不涉及到她心灵的深处时。虽然现在两个人已经完全不会怀疑对方的真心,也会全身心的信任对方。但是,他们还是会给对方留出一定的空间。
她的压力,她愿意告诉他,他会倾听。她如果不想说,他也不会追问,只是会在她疲劳的时候,给她倒一杯可乐,帮她剥个小龙虾。
“来,再吃一个。”
夏思雨还真的“啊呜”一口,又就着他的手再吃了一个。她一面咀嚼着,还一面说:“那剩下的龙虾就拜托你了。”
这句话还挺有夏思雨的感觉。她之前要求他办事,可从来不会这么客气的。他只好笑:“遵命,女士。”
夏思雨还真的用湿巾擦了擦手,后来还是嫌弃手上有味道,又跑去洗手间洗了一把手。回来的时候,她还顺手问服务员要了个小围裙,给薄言系上。带上围裙,带上手套,还别说,挺有那么点小媳妇的样子。
夏思雨也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干脆贴上他的脸,在他剥虾的时候跟他来了几张自拍。当中薄言叫她“回头”,她还真的扭头,就着薄言的手又吃了一只。
她还说:“不是好多粉丝都觉得我们两个是假情侣吗?这个时间,不秀一波恩爱似乎有点不太合适吧?”
秀恩爱,那也得讲策略的。直接把刚刚他们贴脸的九宫格发上去,不太合适。但夏思雨自有方法。
她刚刚和薄言看过了电影,正好还是他们主演的,她把电影票掏出来,把二维码遮掉。自己手里拿着两张电影票拍了一张。
编辑了微博发上去之前,还特意给薄言看了一眼文案:“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薄言扫了一眼,又给她嘴里塞了个虾仁:“不加上我吗?”
夏思雨笑嘻嘻的把这条微博发上去,配文:“情人节,当然是要两个人一起去看电影。@薄言”
虽然没有薄言亲自出镜,但 出镜,但点了情人节,又点了电影,谈恋爱工作两不误。就算此时《神捕》还没有完全下映,端水不好。但后面有薄言在,又不像是电影宣传,说是两人一起秀恩爱也可以搞定。
夏思雨刚发完,薄言还在低头帮她剥虾,没时间回复。但是,她这条微博,却炸出了好多粉丝和路人。
有些人是之前看了《神捕》粉上的,也有些刚刚真的看过了《日出》。看过《神捕》的,基本上她的颜粉,天天叫嚣着要她“大橘为重”,百合不香么?但刚看过《日出》的,基本是她的事业粉。
说来也奇怪,夏思雨这样长相很艳丽,五官也凌厉的第一眼美人,一般cp感是不太强的。cp感最强的是可爱的小甜妹,跟男演员在一起是傻白甜,跟女孩子在一起也是小哭包。但太艳丽的女明星,第一眼给人的感觉是“不好惹”,是距离感。
偏偏,夏思雨跟谁搭都还好。就算她之前被骂的那么惨,她跟男明星一样很容易搭出cp感。当然,cp感这种东西,也是演技的一部分。如果你长一张包子脸,但在剧里总是一副“老娘最美”,分分钟凹造型的表情,和男演员即使外形合适,也不会有多般配。
这回的《日出》,她的演技和颜值现在是一边倒的得到了认证。如果说,《神捕》还只是在一些姬圈女性观众眼里爆火了一把,那么,《日出》,她整个人的状态几乎达到了极致。
正好夏思雨那时候处于大起大落的阶段,刚被全网骂了整整一年,又在错失了两个奖项后意外拿了戛纳。再也没有机会让她的状态切的那么合适,就算是现在再让夏思雨来演,可能她也很难演出当时那个状态。
观众的眼睛也不是瞎的。《神捕》里,她和男主之间的感情,全靠回忆和她这边的文戏,更像单方面的暗恋。男主看她的眼神虽然有欣赏,但绝对没有这么深情。反而是她和女二在一起,不断照顾女二,cp感更强。
可看过了她耍酷,再转眼丢到《日出》里堕落且清醒的交际花,好像也完全没有违和感。
尤其是,她和薄言在一起,绝对有那种欲说还休,若即若离,情深不寿的感觉。一个眼神的碰撞,仿佛眼神都能拉丝。
可惜,电影奖项没有什么“cp奖”,不然她和薄言估计得霸榜了。很多人说已经成为情侣的人演不出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最多只能演出甜甜蜜蜜一时半刻都不愿分开的感觉。但夏思雨和薄言不一样,他们两个当时时刻在公不公开两极选择,围绕在他们身边也是危机四伏,那种不确定性和随时可能翻转的可能都太多,情绪饱满丰富,也经历过久别重逢,所以把那种男女主之间欲说还休的感觉完全的展现了出来。
但也有人根据《日出》,猜测拍摄的时候,他们两个可能还真的没有定下关系。不然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是怎么演出来的?他们不太相信夏思雨有这演技,不然还能三金挂零?
而且,薄言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这条微博,下面还真的有人嘲笑了: